解放战争:我军炮弹供应为何源源不断?大连的这座兵工厂立了大功

解放战争:我军炮弹供应为何源源不断?大连的这座兵工厂立了大功
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我军解放战争时的武器装备远远不如敌人,连轻机枪都是奢侈品;但是我们的战士作战勇猛不怕牺牲,最终才击败了武器占优的国军。这种想法的后半部分是对的,但是关于我军的武器精良与否,就需要分时段、分地区来看了。我军从1927年成军之时起,确实大部分时间武器不如国军,更不如日军。但是在1946年往后,我们和敌人的武器差距明显缩小了,并非印象中那种连机枪都用不起的窘境。

其实在1948年东野攻打锦州之时,已经能明显看出解放军武器质量的提高,攻打坚城是需要本钱的,没有大量炮兵很难做到,何况城内还有15万国民党守军严阵以待。当时我们的炮兵能实现对敌军的火力压制,超过500门各型火炮以饱和的炮弹量攻锦州城,这就是装备占优的体现。另外我军大量配置先进的冲锋枪,在内战后期数量已经不比国军少,东野甚至还拥有坦克部队。如果说这些装备优势已经很令人意外的话,最让人吃惊的则是我军40年代在大连投资自建的一座兵工厂,是当时全国炮弹产量最大的工厂。国军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,而著名的辽沈和淮海两战,我军主要的炮弹供应都是这座兵工厂负责的。

要得到大炮可能并不难,一场胜仗就可以缴获敌人的美式、日式装备。然而炮弹却是有限的,没有足够的炮弹,再好的火炮也是摆设。因此在解放战争开始后,我军急切需要自己的重型兵工厂,以生产大规模作战所必需的各种型号炮弹。去哪里建设这样的工厂呢?必须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有足够的生产基础、设备和技术工人;二是需要在安全的敌后地区。地理位置很关键,因为这样的军事目标非常显眼,很容易被掌握制空权的国军空军轰炸。若如此,则多年心血毁于一旦。然而国内满足这两项苛刻条件的场地凤毛麟角,去哪里找呢?最理想的地方就是大连。

大连包含旅顺港口,因为历史原因在40年代中后期仍让被苏联控制,是其重要海外基地。以国军当时的实力,自然不敢轻易染指苏联控制区,实际上就连美国对苏联也是有顾忌的。因此我军选在大连建兵工厂,可以免除安全问题,这是全国任何地区都不具备的优势区位。而最重要的是,从20年代奉张势力控制东北时期,东北就是我国重工最发达的区域,当时东北的工业企业占了全国的90%以上,尤其我军掌控区域南满,遍布着各类工厂。就在大连的苏联控制区,就有我军建设军工厂所必须的6类工矿企业、能源企业,经过与苏联方面友好交涉,这些必要的工厂全部收归我军管理。这样场地、技术、资源问题全部解决,我军自主开设的大连建新公司正式运行。

这座建新兵工厂的贡献极大,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产出300多万发各类炮弹,无论日式还是美式都能制造,国军方面艳羡不已。1948年底这些炮弹在辽沈和淮海两战尽情倾泻在了战场上,为我军获胜立了大功。建新公司产量惊人,由于战事发展过快,我军连胜攻入南方。工厂多生产出来的炮弹无处安放,于是只能主动放慢炮弹生产速度,可见其生产实力有多强!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相关推荐

隐秘部位

隐秘部位

📅 08-05 👁️ 3711
纯白年龄资料简介 纯白有着“超级暖男之称”
勒索软件是如何传播的?

勒索软件是如何传播的?

📅 08-04 👁️ 3042